最近一个A股市场持续调整,这完全在们预期之中(具体分析见最部分),而美股也现了分化走势:纳指>道指,大盘>小盘,成长>价值。
美股分化本质是“Only AI”,除了科技股强势涨外,其行业普遍偏弱。
现在投资者普遍关心是三个问题:AI为啥涨这么多?未来还能涨吗?回调了能车吗?
一、AI主题为什么能涨这么多?
今年美股AI巨头持续大涨可以说是强劲基本面与持续不断推创新技术双重驱动。
从盈利看,一季度人工智能大厂皆交了超预期答卷。以英伟达为例,新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262%,连续3个季度涨超200%并创历史新高,净利润增超620%;此外,亚马逊与微软云业务也现超过华尔街预期增长,其中微软云Azure云营收同比增长31%,较季度同比增速持续提速,而AIAzure云业绩贡献率进一步提升至7%。良经营情况不仅消化了一部分估值,也不断为市场注“强心剂”——毕竟,只有企业盈利长期向,才能换来给投资人真金白回报。
从创新能力来看,科技大厂重金投资本开支也在不断换来更高性能芯片、更先进产品。不仅英伟达与苹果宣布推全新Blackwell超强芯片、装载于新款iPadM4芯片,OpenAI发布全新旗舰模型GPT-4o,能够实时音频、视觉和文本进行推理,实现人与人沟通反应速度。更多创新也意味着更多业务空间被打开,使全球投资人可以期待未来更多高增长。
二、AI还能涨吗?
今年很多投资者面临问题是:美股AI概念涨了太多,天天恐高但天天涨。
从产业角度看,AI不是一个简单技术进步,而是一个能与“信息科技”相提并论工业革命。从技术层面看,全球各大家、各大科技龙头企业均在不断加码人工智能投,人工智能技术能力也在以指数级趋势增长。同时,人工智能与社会各行业结合与应用创新也在不断现。
从们普通人角度看,AI一开始只是“搜索”智能化版本,接来是完全仿真聊天机器人,来是画画、拍视频高手,到了现在,AI已经从通用大模型向行业专业大模型转变,通过强大数据整合、学习、总结能力,各种行业商业模式进行重新解构,提升行业发展效能。
这里每一步,都应着市场每一轮涨。而从行业角度看,AI发展还处于非常初级阶段,未来空间还很大。
三、终于等到回调,能车吗?
很多美股跃跃欲试投资者担心现在高位场,周以英伟达代表纳斯达克终于迎来了回调,应该怎么车?可考虑以方式:
1、定投场,每周或每定期投少量资金:不仅可降低平均成本,还有利于长期投资习惯养成;
2、选择优秀主动管理产品:优秀主动管理产品在指数跌过程中,会优选其中结构性机会,这就需要选择更加擅长美股投资机构和管理人。
顺着这个逻辑,本期重点解读具备际大厂背景、近年排名较,并且长期专注全球科技投资QDII产品。
本期解读:浦安盛全球智能科技(QDII)
A类:006555 C类:014002 R5高风险
一、历史表现:超越纳指与基准
从过往表现来看,该基金在多个历史区间超越基准、指数、和多数同类产品:
数据来源:Wind,截至2024.5.31
二、布局全球:团队全球研究能力较强
在投资际市场过程中,许多投资者都会苦恼于缺乏足够海外投资知识,难以及时根据海外变化充分把握全球市场投资机会,而这也正是选择一个际化团队必要性所在。
1、外方股东资源加持,助力际研究:浦安盛基金是一家中法合资基金公司。外方股东法安盛是际领先资产管理品牌,在本基金运作,也通过投资顾问形式定期提供研究资源协助。目,来自外方股东4位海外投顾皆具有超过13年证券从业经验,并长期深耕科技与工业行业投资。
2、基金经理专注全球市场:如果说海外投顾仅提供投资建议,本基金两位掌舵基金经理也具备长期充足海外投资积累。基金经理俞瑾、石萍均具有超过15年际证券研究经验,其中基金经理俞瑾具有美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博士学位,曾在美、新加坡、英等海外市场工作超20年;石萍具有本广岛大学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,曾在本进行投研工作超16年。
基金经理在投资体现长期持有”与“低换手率”等海外发达市场投资特点,于长期增长潜力与投资价值公司,会选择长期坚定持有。如截至2024年1季度,亚马逊、微软已连续重仓超21个季度,谷歌连续重仓超13个季度,在2023年换手率仅为111%。
不过,这也并非意味着基金经理会拘泥于过往舒适圈。举例来说,尽管在去年半年,本基金已苹果公司连续重仓18个季度,当基金经理认为其当时在短期面临一定营收压力时,会及时调整仓位,在2024年1季度将本基金苹果配置降低至十大重仓以外,有效降低了苹果在今年一季度大幅调整影响。
此外,由于基金经理判断硬件生产商在早期AI投资周期中更加有望收益,基金也在去年开始逐渐增加半导体配置。2024年1季报十大重仓股中,有5家公司主营业务是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。一季度这些标也实现了可观涨幅,印证了基金经理判断。
数据来源:基金一季报
三、聚焦科技:长期聚焦科技方向
从历史过往季报披露来看,基金持续聚焦全球科技龙头,长期精耕美科技主题,并灵活投资于欧、、港等海外市场。如2023年基金在配置中添加了施耐德电气、英飞凌科技、卡尔蔡司等欧洲科技品种,分散了美市场风险同时,挖掘了全世界优质科技产业投资机会。
四、基金经理市展望:密切关注端侧AI发展进程
基金经理俞瑾认为,当美股AI巨头行情很大程度来自强劲业绩支撑,因此并没有现明显泡沫。
俞瑾认为,由于AI产业与投资仍处于早期阶段,因此目涨仍集中于市值较大AI巨头之间。而拉长时间看,AI技术突破有望在B端与C端形成飞轮效应,从而持续推动业绩增长,部分消化目相偏高估值。
于细分产业方向,俞瑾认为端侧AI发展趋势十分值得期待。一般来说,to C市场是巨大,而端侧AI可以在本设备处理数据,减少云端依赖,从而更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。刚结束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(WWDC)让投资者看到了端侧AI落路径,苹果强大IOS生态及用户粘性让市场期待它能带动整个产业链(包括开发者、软件及硬件供应商)共同推动AI在2C端应用;
此外,基金经理也持续关注半导体公司产业机会。在半导体公司非AI业务见底之,呈现了周期向趋势,一些类如存储、车载、工业芯片传统业务基本面也在转,整个半导体板估值形成支撑;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最新预测,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112.31亿美元,同比增加 16.0%。
俞瑾表示,们过去一直强调硬件确定性比软件更强,因此超配硬件,低配软件,而市场也是这样演绎。不过,尽管今年软件公司受AI落不及预期影响表现疲软,们也密切关注边际改善。们认为随着云优化进程完成,软件公司IT支有望明显加速;此外,随着半年AI产品渗透率提升,其客单价也有望涨。们会密切跟踪产业变化,现积极信号产业环节择机加仓。
最们看一市场:
近期A股持续调整,这完全在们预期内,523们即预判市场或有较大幅度调整:
数据来源:wind
在最近一个文章中,们也不断提示了风险,并建议降低仓位并采取防御措施(详见过去一个文章)。
比历次熊市结束1年内走势,2013、2016和2019年这三年有很大共性:年初第一个季度大涨20%-35%,之在第二个季度进明显回撤,半年随着盈利和增量资金继续现乐观变化,再次现缓慢涨。
今年如果重演这种情形,目看指数在时间还未跌完,但空间已不大:
数据来源:wind
还有一种悲观情形,类似2012、2023年:那就是熊市还没有走完,期低点还会被破掉:
数据来源:wind
策略:继续控制整体仓位同时,继续坚持杠铃策略:一边配红利(尤其是港股红利),另一边逢低定投科技。周召开 2024 陆家嘴论坛,证监会主席吴清谈及深化科创板改革八条措施,重点关注续于科技领域进一步政策支持。
海外科技,611文章“AI引领科技创新,如何投资真正AI”中解读基金由于额度问题已暂停申购,大家可关注本期产品及建议。
们在527文章:“增加防御配置,注重攻守平衡”最写到:
目大盘虽然再度跌破3000点,但仍要再次提示是:仓位管理是灵魂!
希望大家都能抓住这次获取长期底部筹码布局机会,请密切关注们随分析!
浦安盛全球智能科技 A 成立于 2019.1.29,于 2021.11.3 增设 C 份额,业绩比较基准为 MSCI All Country World Index(MSCI ACWI指数)总收益。根据基金定期报告,A份额2020、2021、2022、2023 年度回报分别为35.21%、6.54%、-31.64%、40.58%,业绩比较基准为9.15%、15.52%、-10.96%、24.67%;C 份额 2022、2023 年度回报分别为-31.99%、39.86%,业绩比较基准为-10.96%、24.67%。